黑龙江气候
黑龙江省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,既蕴藏着丰富的气候资源,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,又有许多不利因素,容易产生气候灾害。
黑龙江省位于欧亚大陆东部、太平洋西岸、中国最东北部,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。从1961—1990年30年的平均状况看,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-5℃~5℃之间,由南向北降低,大致以嫩江、伊春一线为0℃等值线。≥10℃积温在1800℃~2800℃之间,平原地区每增高1个纬度,积温减少100℃左右;山区每升高100米,积温减少100℃~170℃。无霜冻期全省平均介于100~150天之间,南部和东部在140~1 50天之间。大部分地区初霜冻在9月下旬出现,终霜冻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结束。
黑龙江省比南方各省区云量少,日照时数多,而且幅射强度大,植物在生长季节可得到充分的光照。尤其是6—8月,日照时间平均每日可达11—13小时,北部夏至最长可达15—17小时。太阳辐射,年总量多在100—120千卡/厘米2之间。夏半年辐射总量几乎是冬半年的两倍。黑龙江省年平均气温一般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5—8℃,大致与偏北6—10个纬度的纬圈平均气温相当。
全省年降水量多介于 400~650mm之间,中部山区多,东部次之,西、北部少。在一年内,生长季降水约为全年总量的83%~94%。降水资源比较稳定,尤其夏季变率小,一般为 21%~35%。全省年日照时数多在 2400~2800小时,其中生长季日照时数占总时数的44%~48%,西多东少。全省年日照时数多在2400~2800小时,其中生长季日照时数占总时数的44%~48%,西多东少。本省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,与长江中下游相当,年太阳辐射总量在44×108~50×108焦耳/平方米之间。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,夏季最多,冬季最少,生长季的辐射总量占全年的55%~60%。年平均风速多为2~4米/秒,春季风速最大,西南部大风口数最多,风能资源丰富。